西游记里的佛教修行

有什么好方法治疗白癜风 http://m.39.net/pf/bdfyy/

一到暑假

万年经典神话剧《西游记》

叒与观众朋友们见面了

儿时看孙猴子腾云驾雾

成年看81难,尽是人性丑恶

学佛后再看

竟然暗藏玄机!

竟然可以拿来修道!

《西游记》自小相识,单是影视作品就版本众多。有人评论说:人长大了就是一部《西游记》,孙悟空的辛劳,猪八戒的肚子,沙悟净的重担和唐三藏的唠叨,还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,真经取到取不到不说,死神来了。

当我真正读过原著发现,原来《西游记》并不是那么“丧气”,而是时刻闪耀着“佛光”。

喻意妄念的孙悟空

首先来看孙悟空这个角色,在《西游记》目录中常称为“心猿”。“心猿”在书中以心喻猿,实则以猿喻心。这个“心”即是我们的意识分别心。更宽泛地说,指通俗的“念头”。分别由无明所生,有分别就有了烦恼,有了烦恼就有了法。

无明怎么来的,《楞严经》说:“妙觉明圆,本圆明妙,既称为妄,云何有因?若有所因,云何名妄?”既然是无明妄想,又怎么会有原因。例如人在发呆时想到的种种,但是为什么会想到这些,通常自己也说不清楚。妄想与真如本就是一体两面,一动而分。因此要问无明的源头,就是在问真如本性的源头,二者本身也只是个相对的名字。

孙悟空的名字是菩提祖师给的,别有深意。佛教中的核心就是把握空性。《金刚经》曰: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“诸相非相”严格来说并不是空相,而是一个假名。真空相是“顽空”之相,顽空之中什么都没有,是靠意识心强行得到的空相。这种强迫是有为法,因此得到的空相并非《金刚经》所言。

《西游记》言:“打破顽空须悟空。”可见顽空并不是正见。诸相非相是即空即有的当下。如同站在一条河流之中,每一个瞬间都有水流过身边,这个瞬间水来即有,流过即空。《楞严经》云:“不被物转,则能转物。心能转物,即同如来。”若能见到此空相,即是见到如来。但是孙悟空还不是“孙见空”,只是悟到了“万相皆空”的道理,还要有个修行过程,正是禅宗提出的“悟后起修”。

菩提祖师教会孙悟空七十二般变化和腾云之法。对应于我们自己,这念头变化多端,生生灭灭,总是捕捉不到,灵活得像个猴子。孙悟空学到了本领之后极其狂傲,于是大闹天宫,这一段是极好的文学素材。但是从佛学思想来看,这应该更接近于一种狂禅。

《了凡四训》中袁了凡先生最初因躲不过命运安排而死心,在云谷禅师面前一坐三天而无妄念。禅师一问,则知原来此人并非圣贤,只是心如死灰,于是遭到痛批……成佛是要一颗敏感而专注的心,如果心死能成佛,死人早已成就。

孙悟空于是就被压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,这个山名叫“嗡嘛尼叭咪吽”。对治这种狂妄,如来佛给孙悟空的法门是“持咒”。为什么唐僧来了就不需要“持咒”了呢?原来是修行到了见性的地步,如同念佛达到理一心不乱的境界。这是见到了唐僧,开始“悟后起修”。

代表佛性的唐僧

唐僧是《西游记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。虽名取自唐代高僧玄奘,但是角色本身有了另外的演绎故事。他本是如来座下弟子金蝉子,因无心听讲被贬下凡西行取经。而唐僧是金蝉子的第十次转世,前九次依然是西行求法的僧人,只是每过流沙河都被未收服的沙和尚吃掉。被沙和尚吃掉的和尚头颅竟能浮在水上,沙和尚见其别样,攒起来收藏,共收了九个骷髅作为项链。这九个头骨都是金蝉子的。终于在身为唐僧时,因缘成熟,乘自己的九个头骨过了流沙河。

佛教讲缘起论,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之相。金蝉子十世转世,少一世都过不了流沙河。一切都顺理成章,看着巧得很,其实偶然只是必然产生的表象。就像取经必有八十一难,少一难都看不到经文。

但是我们抛开因缘来看,为什么唐僧在前九世没有遇到他的徒弟仍然坚持西行?一方面表明众生本性中自然有向道的追求。这种追求表现为趋利避害,从出生而来的恐惧感和孤独感,从未正视过自己的本性。另一方面表明愿行坚固。

唐僧文质孱弱,只有一颗坚定的求法之心,为什么徒弟们不能抛下他独自取经?徒弟们也不是没去过西天,简单容易,却取不到。如果说孙悟空是一个人的分别心,那唐僧应该可以代表一个人的佛性。《坛经》说:“何期自性,本无动摇;何期自性,能生万法。”唐僧面容姣好,博学多智,即使被引诱也绝不破戒。正是佛性本无动摇的表现。

师徒四人只有唐僧是人,徒弟三个都面目奇异可怖,盖是因为师兄弟三个皆非本性,反而是从佛性所出。悟空八戒在化斋时吓到了施主,唐僧说:“他们长得虽然奇丑,但是甚是有用。”显然,一个人的佛性是不能独立显现的,虽然不变,也要随缘。

唐僧不能总念紧箍咒束缚孙悟空,还需要他来斩妖除魔。修行过程中也不能完全禁绝思维,否则与死人无异,而是要“正念”。这有两层意思,一是指正确的思维,牢记佛法,念念不忘佛教真理;二是指该思维的时候思维,不该思维就不要瞎想。

象征欲望的猪八戒

猪八戒原来也是妖怪,叫猪刚鬣。后来受菩萨点化,断了五荤三厌,观音取法号悟能,唐僧为其取名八戒。猪八戒在《西游记》中是读者的欢乐源泉,贪吃贪色,不仅偷懒还胆小怕事,有时候还在师父面前告孙悟空的状。

猪八戒应该代表欲望,但其名字又同时代表着戒律。人是欲望的产物。十二因缘说六根对境产生了苦乐感受,从而产生了亲近或远离的贪爱之心,有此贪爱之心就要行动追求,一动则产生了善恶之业。有了业,就会受生和老死,从而继续循环往复。因此佛教提倡要断轮回就要首先断除贪爱之心。

欲望只能从产生欲望的根源来斩除,欲望还是来自于贪着,对“我”的执着,对境的执着。反过来说,只要人常能“无我”,也就不会有欲望的困扰。因此佛教提出的戒律从来都不是与欲望作斗争,因为“若以诤止诤,诤竟不能止”。佛教的戒律例如“五戒”“十戒”都是从具体“可能导致欲望”的行为来远离欲望的。

体现我执的沙和尚

沙和尚原作流沙河妖怪,观音点化,从此法名悟净。他依止唐僧后就一心跟随,正直无私,任劳任怨,踏踏实实,谨守本分。他扮演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,但是没有了他就没有人扛行李。行李是随身衣物,里面还有紫金袈裟和钵盂,是取经人的标志。

“万般带不走,唯有业随身。”行李就是业。为什么会有业力,因为有“我”。南怀瑾先生明确指出沙僧代表的是第七识末那识,即我识。它时时执阿赖耶识为我,恒常思量“我”。因此沙僧特别听师父的话。又因为我并没有一个能作用的实体,而需要欲望、恐惧等激发出自我感,“我”希望自己长存,于是不断向外攀缘。他最常说的就是“大师兄,师父被妖精抓走了;二师兄,师父被妖精抓走了。”所以“业”要“我”挑。

在成为唐僧的三徒弟后,沙僧诸恶不作,老实跟随,我执识转化成了“平等性智”。他之所以法号为“悟净”,就是修净业之意。通过修净业转化“小我”为“大我”。大我就是没有人我对立的我,在这样的境界中,只有完整和合一,世界万物都是我。

影射意志的白龙马

最后一个角色是白龙马,他的出场率比沙僧还低,但《西游记》最后一回说“五圣成真”,白龙马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。他本是西海龙王之子,因被父亲告以忤逆罪,当处死刑。被观音解救,等待唐僧。因唐僧经过误食了白马,因此变作唐僧的坐骑。《西游记》章回目录中称之为“意马”,正与孙悟空的“心猿”相对应。

“心”与“意”显然不是同一个东西。心识指意识分别心,意指什么呢?文中有“意马收缰”,可见“意”也是一个不好驯服的东西。白龙马一成为唐僧的坐骑,就一声不吭开始西行了,只有在最危急的时刻才现过原形。

白龙马可以代表意志,即西方所言的自由意志。意志与意识的区别在于,意识是想法、念头,只是一个备选方案,头脑里时时刻刻有很多想法。而意志不同,虽然有很多想法,但它同时只能选择其一,他是决定。而我们时时刻刻面临做决定,正是意志帮助我们下达的。欲望是诱因,做决定的是我们的意志。

一个正知正见的人随时随地会观照自己的内心,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。白龙马生来桀骜不驯,放火烧家,忤逆父母。这是他的选择,也是他认为的自由。这种自由不过是顺从欲望的表现,其本质仍然是欲望的奴隶。吊诡的是,当他套上马鞍、牵上缰绳的时候开始,他获得了真正的自由。这种自由就是《论语》所言“随心所欲不逾矩”。

从白龙马见到唐僧开始,意志就开始向道了。这样的意志又称为“愿心”。为了时刻保持愿心,唐僧也时刻牵引,生怕退堕。最后如来称赞白龙马“驮僧来西,驮经去东”,也表明一个人发愿修行来度众生的广大愿心。

《西游记》从细节来看,是师徒五个的成佛之旅,五人各有前缘,殊途同归,最终“因无为法而有差别”。从整体来看,唐僧代表自性佛性(或阿赖耶识),清净不灭;孙悟空代表各种妄念,充满分别心;猪八戒代表欲望,贪食好色;沙和尚代表我执,随身不去。白龙马代表意志,觉悟之后,矢志不渝。四人一马就是在说一个人,《西游记》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转识成智的成佛之路。

本文节选自《空林佛教》

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

留言互动你看西游记,究竟看的是啥?作者

海弘宇图片

网络美编

妙能编辑

慧法往期推荐文殊院“空林八观”之田妃袈裟:来自彩绣达人的供养不到“曹溪”,怎知没有失去?石头禅师这回答,绝了!火箭班招生啦!成都文殊院第一届“唯识学研究班”,有兴趣吗?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henanrongtong.com/sgyzq/sgyzq/14205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